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
社團法人台灣美門關懷服務協會

捐款專區

  • ■ 郵撥帳號:50246003
    ■ 銀行:國泰世華銀行(013)南門分行 076-03-500140-5
    ■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美門關懷服務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美門關懷服務協會LINE
:::* 瀏覽位置:首頁 > 心情點滴
  • 字級選擇
  • 大
  • 中
  • 小

心情點滴


【共生合作社․挺小農共好】 極端環境下的糧倉預備(二)

  • 發佈日期:2022-05-24
  • 照片說明文字上個月底分享了近年因極端氣候、疫情、戰爭所帶來糧食危機的警訊,不到半個月,做為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的印度因熱浪小麥產量驟減,無預警禁止小麥出口,再次衝擊全球糧食供應。不只是印度,為了保障國內供給,全球已掀起了「糧食保護主義」的浪潮,至少有14國已限制糧食出口。「糧食危機」的議題在媒體廣泛地被討論,不下於俄烏戰爭或是新冠疫情的報導。做為糧食自給率31.7%的台灣人民,雖然我們不是推行農業政策的政府部門,也無意去改變現有的產銷結構,但是我們仍然有可以付出的心力為糧食安全採取行動。積沙成塔、眾志成城,相信有相同的目標及心志,每個人擺上那一份可以盡的力量,我們還是可以做出貢獻的。

    想與你分享我心中對於糧倉預備的藍圖及運作模型。它並不是任何財團企業支持的一個工作,沒有完整的計畫白皮書,也沒有經過實作可行性驗證。這是一個集結眾人力量、發揮各自才幹能力,一起成就的一件美事。我視它為一幅美麗圖畫的拼圖,每一個參與的人都是拼圖的一塊,不論大塊小塊、都是獨特而缺一不可的。我們只需要找到彼此、站對位置,就可以逐漸看見美麗圖畫的呈現、看見在「合作共生、互助共好」中「預備糧倉」的無限可能。

    「預備糧倉」需要生產端與需求端各自的整合與彼此的媒合,也需要兩端中間物流、金流、資訊流的管理與服務。概述如下:
    一、關於「生產端」:
    這些年我們和一些熟識的農民團體建立了互信關係,從這些好的基礎開始,經由口碑轉介再逐漸增加合作對象。
    ■ 連結成熟的生產合作社、產銷班及個別農民,建立各品項產季、產量、價格、運銷方式等資訊。
    ■ 支持山區及部落小農,提供協力整合生產力、增加生產投資、改善生產環境、擴大耕種面積、提升產量品質、突破運銷困境。
    ■ 特別支持栽種抗極端氣候的原生種作物、可以自行留種的作物、生生不息的植物及作物,以及台灣依賴進口的作物。

    二、關於「需求端」:
    需求端包含了消費者及弱勢需求者。這是一個難度較高、整合較不容易,卻是至關重要的一端。與其說「預備糧倉」,不如說「只要有人買糧、糧倉就不會斷絕」。要提升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吃當季、食在地」。台灣是個寶島,有多種海拔的種植區,四季都有不同的農產品,但是為什麼農民的產量愈來愈少?為什麼還在守護土地、產業的都是老農?為什麼下一代不想務農?無法依成本決定售價是農民無法對抗的痛,進口農產品是無法抗衡的競爭者。本地的農民,特別是小農,又特別是在山區耕種、機械化不足的小農,有著比平地更多的勞動力、更高的耕作成本及運銷成本,在這樣惡劣的產業環境中,放棄耕種、外地謀生的比例居高不下。可以耕作的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無法養活自己、可以耕種的土地荒廢、可以做為食物的作物因賤價而棄收、食物被浪費的時候仍有三餐不濟的人。要扭轉這種不善的循環、增加糧食供應,需要的正是你我手中擁有的改變能力—就是「購買本地農產品的消費力」,穩定的消費力是穩定生產的原因,是糧倉得以永續存在的根基。消費力可以是為自己及家人購糧,行有餘力也可以是為弱勢備糧,整合需求端的需求量成為計畫生產和穩定供應的基礎。具體的作法落實在「共生消費合作社」的實際運作之中。
    ■ 七個人即可發起成立「共生消費合作社」,在同一個社群(教會/社區/學校/公司行號/機構團體…)中召募更多有共識的社員共同購買、同心經營。
    ■ 合作社以民主方式經營,社員不論股金多少,每人皆為一票參與社務重大決策。
    ■ 社員以購買行動支持農民生產,建立與農民共生共好、緊密連結的互助網絡。
    ■ 集結社員的力量,以預購支持計畫生產,亦可利用股金或社員出資以無息或低利支持農民必要的生產投資或周轉資金。
    ■ 集結社員的愛心捐助,關心弱勢族群的食物需求,納入共同購買計畫,落實關懷行動。
    ■ 農民回饋的進貨折扣可做為聘用社務人員及社務相關費用。
    ■ 合作社依規定提撥公積金及公益金,公益金提撥比例及用途由社員共同決定。
    ■ 年終結算除扣公積金及公益金之淨利,依社員年度購買貢獻度做分配。

    三、關於「管理及服務端」:
    從生產端到需求端有著中間過程複雜的管理與服務工作,包括了訂單的彙整處理、生產端的出貨規格及定價協調、產地到地區的物流配送安排、集貨理貨的場所及人員安排、金流帳務的處理作業、農產及需求資訊的整合提供、資訊系統的建立維護等等。計劃成立「共生勞動合作社」來處理相關業務需要。
    ■ 七個有志一同的人發起成立「共生勞動合作社」,發揮各自的才幹、共同提供產銷相關管理與服務。
    ■ 整合產銷相關的勞動服務業務,提供弱勢為主的就業機會。
    ■ 協助「共生消費合作社」的設立及社務運作。

    或許你看這些事都是又大又難的事,它確實是!但耶穌說:「在人是不能,在 神卻不然,因為 神凡事都能。」雷克喬納牧師也曾說:「在適當的時候,合一將到來,然後我們將清楚地看到整個畫面。除非我們意識到我們是多麼需要彼此,否則我們永遠不會看到祂的完整計畫。」

    相信「合作共生、互助共好」的糧倉計畫會在更多拼圖的到位中成就,若是你心中有著熱切的感動想要一起同行、參與在這不可能的任務中、貢獻你的力量,竭誠地歡迎你!請與我聯絡!願主幫助我們、引導我們,在艱難的日子來臨時,我們已經預備好成為世界的光、並成為多人的祝福!
  • 分享
*回上一頁 *到最上面